德阳市文化和旅游产业领导小组办公室于11月28日印发了《德阳市文化和旅游资源普查工作方案》,现作以下解读。
一、普查时间安排
2019年9月—2020年3月,分为三个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基础工作筹备(2019年11月底前)
第二阶段:旅游资源普查(2019年12月底前)
第三阶段:普查成果编制(2020年3月底前)
二、工作开展方式
本次工作采取普调结合,应查尽查的方式。调查:已经开展过,本次进行梳理、补充完善;普查:尚未进行过,本次全新开展。
三、普查范围
本次文化和旅游资源普查分为文化资源普查和旅游资源普查两部分工作。其中:
文化资源普查:古籍、美术馆藏品、地方戏曲剧种、传统器乐乐种、非遗、文物六大类。其中由于美术馆藏品、地方戏曲剧种、可移动文物三项成果较新,无需再核实,故本次文化资源普查实际工作仅为古籍、传统器乐乐种、非遗、文物(不可移动文物)四项。
旅游资源普查:地文景观、水域景观、生物景观、天象与气候景观、建筑与设施、历史遗迹、旅游购品、人文活动8个大类,26个亚类、131个基本类型。
四、组织架构
组织原则:省级统筹、市级协调、县级主体
市普查办职责:
(一)负责辖区内普查工作的统筹协调和组织实施;
(二)督促指导辖区内各县(市、区)普查工作的开展,组织培训,组织对本辖区普查工作进行质量检查、抽查验收和成果复核;
(三)负责完成本级普查成果的编制。
县普查办职责:
(一)负责本县普查工作的统筹协调和组织实施,组建县-乡-村三级普查队伍;
(二)督促指导本县普查工作的开展,组织培训,组织对本辖区普查工作进行质量检查、抽查验收和成果复核;
(三)负责完成县级普查成果的编制。
各级专家委员会职责:
由各级普查办组建,在各级普查办的统一领导下开展工作。
(一)参与各级文化和旅游资源普查的决策咨询;
(二)参与各阶段各类工作方案的制定,负责技术标准及工作规程和各类普查成果的评审等工作;
(三)负责各级普查工作疑难问题的研究解答。
技术总包单位职责:
(一)负责全省普查工作的统筹策划和组织实施;
(二)负责8个试点县和全省实地普查工作的组织实施;
(三)负责省外业工作组的培训,指导外业工作组的工作;
(四)负责审核全省普查成果数据,指导数据平台建设;
(五)负责省级普查成果的编制、评审组织和提交。
省外业组职责:
(一)进驻21个市(州)和183个县(市、区)指导协助当地开展普查工作;
(二)制定《市(县)文化和旅游资源普查技术方案》,培训市县普查办和普查队伍,解答普查工作中的技术问题;
(三)督促普查工作进度,把控普查质量,审核县级旅游资源预目录,对评价为四级和五级的旅游资源进行现场核实;
(四)负责完成提交市县普查成果——市县《旅游资源汇总表》。
注:县(市、区)为普查工作实施主体,该项工作为“天府旅游名县”创建必备项。
五、普查成果
序号 |
成果 |
责任单位 |
1 |
《市(州)旅游资源汇总表》 |
省外业工作组 |
2 |
《市(州)文化和旅游资源普查报告》 |
市(州)普查办 |
3 |
《市(州)文化和旅游资源普查工作总结》 |
|
4 |
六大类文化资源普查成果资料 |
市级成果:
县级成果:
序号 |
成果 |
责任单位 |
1 |
《县(市、区)旅游资源汇总表》 |
省外业工作组 |
2 |
《县(市、区)旅游资源信息表》 |
县(市、区)普查办 |
3 |
《县(市、区)文化和旅游资源普查报告》 |
|
4 |
《县(市、区)文化和旅游资源普查工作总结》 |
|
5 |
六大类文化资源普查成果资料 |
六、每阶段工作任务
第一阶段:
(一)完成筹备工作
1.队伍建设:组建市县两级普查办和专家委员会,建立县级(县-乡-村)普查员队伍;
2.开展工作培训,编制市县两级第一阶段的工作方案;
3.落实后勤保障:包括工作经费、普查办办公场地等。
(二)完成六大类文化资源的普查调查
(三)完成旅游资源预目录的填报
第二阶段:
以第一阶段填报的旅游资源预目录为基础,进行实地普查调查,填报旅游资源调查表,并进行评价。填报旅游资源信息采集表。
第三阶段:
以第二阶段普查调查数据为基础,组织成果编制。
Copyright@2013-2017 wlj.deyang.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德阳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 承办:德阳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 5106000037 联系地址:四川省德阳市旌阳区绵远街一段79号 联系电话: 0838-5924872 蜀ICP备2020030607号
川公网安备 51060302510750号